巴黎奥运会上,广西北海市体育运动学校输送的曹利国摘得男子古典式摔跤60公斤级比赛银牌,追平中国男子摔跤奥运会历史最好成绩,也是广西时隔16年再次赢得的奥运奖牌;南宁市体育运动学校输送的刘德助在2024年世界田联钻石联赛(厦门站)800米比赛中以1分45秒66的成绩,打破了尘封十年的男子800米项目全国纪录……2024年,广西竞技体育取得16年来最好成绩,共在世界大赛夺得17枚金牌,亚洲大赛赢得2枚金牌,全国比赛斩获92枚金牌。
这背后,正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自2022年起实施的“重点项目后备人才小高地”战略的生动实践。通过聚焦特色项目、优势项目、拳头项目,重构培养体系,集中力量打造13个重点优势项目,持续培育一批有基础、有成绩、有优势的体校(学校)为重点项目后备人才“小高地”,E星体育平台为广西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。
广西实施《竞技体育重点项目后备人才小高地工作方案》,坚持以输送人才和运动成绩为导向,完善培养体系,健全培养机制,打造“快出人才、出好人才”的良好环境。将体操、举重、摔跤、田径等传统优势项目作为突破口,加大资金投入,从2022年开始,1560万元专项资金精准注入,强化考核评估,实行“能进能出”管理机制,对达不到要求和标准的停止资金补助,促进基层训练体系升级。
过去训练凭经验,现在靠数据说话,各“小高地”标配有体能康复室、训练监控等系统。在柳州市体校,引进体操专项智能运动视频及数据反馈系统,对运动员技术动作进行分析,引进高水平科医人员建立体能康复室,加强对运动队和运动员的科研医务保障。在桂林体校,新添的数字化体能监测系统实时显示运动员状态。
各人才“小高地”教练员参加全国体校教练员培训班、全区基层体校教练班等达160人次,实现教练员培训全覆盖。每年各人才“小高地”教练员带队到广西体校、广西优秀运动队跟队学习训练,参与全国大赛的备战观摩等,进一步提升了“小高地”教练员执教能力和业训水平。
“硬件更新+教练队伍建设+科学训练”的全新塑造,全区基层体校焕发新生,两年内向广西运动队输送运动员247名,较此前同比增长两倍。
南宁马山县共建成人工岩壁3003.7平方米,实现所有的11个乡镇攀岩学校建设全覆盖。23所中小学每周的攀岩课已成必修,1.8万名学生中涌现出138名重点培养苗子。“体教融合不是口号,我们要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触碰体育梦想。”马山县教育局负责人指着校园岩壁介绍道。
从校园到竞技场的培养路径,正是广西扩大选材面的缩影。通过建立98个基层选材点,构建体校—学校—俱乐部联建、共建机制,广西彻底打破传统选材壁垒。先后聘请国际定线员谢卫成、国家级裁判员李云侠组建教练团队执教,引进专业教练16人。输送运动员参加全国比赛获得第一名6个。其中,获第一届全国学生(青年)运动会攀岩比赛第一名3个,获全国锦标赛、攀岩联赛第一名3个。参加全区青少年比赛获得第一名24个。
目前,5个项目人才“小高地”在训人数3218人,比2022年增加997人,较方案实施前增长超40%。其中,体操项目在训人数达561人、举重630人、摔跤707人,整个广西几乎布满“选材池”。
赛事体系是项目发展的重要杠杆。广西围绕重点项目,通过构建“锦标赛+冠军赛+等级赛+联赛”,进一步完善赛事供给,形成青少年人才选拔良性机制,广西竞技体育的“毛细血管”被彻底激活。
2022年以来,E星体育平台每年举办重点项目年度锦标赛,举重、摔跤、田径项目增加年度冠军赛,体操项目增加幼儿基本体操锦标赛及体操等级比赛,田径、攀岩项目每年还举办多站U系列青少年联赛。各项目参赛人数逐年增加,2024年5大项目参赛人数达8158人次,较上年激增49%,真正实现“以赛促练、以赛选才”。
赛事门槛的降低带来不小变化,如南宁市体育运动学校开展体教融合共建训练网点,覆盖幼儿数量400人,并从中挑选50人长期开展训练,曾在全区比赛中取得团体操两个一等奖,业余选手首登体操等级赛领奖台。“我们要让每个有天赋的孩子都能找到舞台。”广西自治区体育局青少处负责人表示,开放型赛事体系已催生不少“草根冠军”。
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。广西积极开展体操项目进校园、进俱乐部、进社区、E星体育平台进乡村、进单位、进商圈等“六进”活动,打造体育文化生态,线万多人。“亚洲女飞人”韦永丽,摔跤奥运会亚军曹利国,举重世界冠军韦胤廷、蒋惠花等优秀运动员进校园、进社区,分享成长经历,讲述项目基础知识,激励青少年奋发向上、顽强拼搏。
广西竞技体育“灵、小、短、水、新”等项目训练的理念深入人心。柳州体操俱乐部报名人数同比有所增长,南宁体校新生中一半以上都表示受到冠军故事激励。体育从少数人的专业变成多数人的梦想,这种转变将重构广西竞技体育的人口基座。
广西的探索在体教融合中夯实塔基,在科学训练中提升质量,在赛事供给中激活生态,在文化浸润中培育土壤。随着“小高地”的持续推进,广西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,或为中国体育改革提供宝贵的地方样本。
共建选材点40个,注册人数561人,向广西体育运动学校和广西专业运动队输送优秀运动员88人。
共建选材点8个,注册人数630人,向广西体育运动学校和广西专业运动队输送优秀运动员48人。
共建选材点10个,注册人数707人,向广西体育运动学校和广西专业运动队输送优秀运动员59人。
共建选材点40个,注册人数1182人,向广西体育运动学校和广西专业运动队输送优秀运动员52人。
注册人数132人。马山县攀岩项目作为国家体育总局、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、南宁市体育局、马山县人民政府共建项目,成立了国少队。专业在训青少年(尖刀班)111人。
2022年以来,体操项目获世界三大赛金牌2枚,亚洲大赛金牌8枚,全国大赛金牌7枚;举重项目获世界三大赛金牌13枚,亚洲大赛金牌9枚,全国大赛金牌59枚;摔跤项目获奥运会银牌,全国大赛金牌42枚;田径项目获亚洲大赛金牌3枚,全国大赛金牌13枚;攀岩项目获全国青少年比赛金牌3枚。(转自4月25日《中国体育报》03版)
国家体育总局通讯地址: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2号邮政编码:100763联系电线网站联系电线